本文轉載自張江藥谷
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免疫學研究所所長田志剛,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合成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劉陳立,上海市病毒研究院院長管軼,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免疫學研究所所長蘇冰,復旦大學復雜體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長馬劍鵬,世界免疫治療理事會會長、波特蘭大醫學中心腫瘤免疫研究室主任、俄勒岡大學醫學院免疫學教授Bernard A. Fox等專家,以及來自全國多所高等院校、醫療機構的專家學者和生物醫藥企業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會議,聚焦細胞與基因治療產業,共同探討當下熱點話題、行業痛點、時事政策及產業發展。
上海市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主任 李慧
致辭環節,上海市浦東新區科技和經濟委員會主任李慧表示:“細胞和基因治療作為生物醫藥產業重點發展方向,正步入快速發展期,未來浦東將進一步鞏固生物醫藥研發優勢,提升產業能級,推進生物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細胞基因研究取得更多關鍵性、原創性的突破?!?/span>
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王凱榮
經過31年的發展,張江已成為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高地,一大批生物醫藥企業,特別是細胞與基因治療企業在張江誕生、集聚。
今年是張江細胞與基因產業國際峰會的第四屆,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凱榮結合近年張江細胞與基因研發的諸多成果、張江細胞和基因全產業鏈的初步形成、一批技術轉化中心和公共服務平臺的集聚、政策環境的優化進行了分享,并表達了期待:“我們見證了張江細胞與基因產業園不斷發展壯大,目前已形成36萬平方米空間載體,并在進一步積極推動新的產業承載空間的開拓。作為推動細胞和基因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我們期望通過峰會的舉辦為廣大細胞治療研究專家、行業領軍者再搭一個交流合作的平臺,共享科學研究成果,推動細胞治療產業發展。同時,我們也希望借這次峰會,再一次向大家展示張江生命健康產業發展的蓬勃朝氣,希望更多的科學家、企業家們能到浦東、到張江來創新創業,共同推動張江細胞基因治療科技創新和產業高質量發展?!?/span>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合成生物學研究所所長 劉陳立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合成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劉陳立同樣表達了對于此次峰會的期望:“合成生物學是一個新興學科,如何利用科學技術來解決社會上所面臨的重大挑戰是目前科學家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希望借此峰會這一重要平臺,探討合成生物領域的發展前沿,尤其是創新與產業化的融合發展,如在科學技術、人才、平臺、產業與資本等多方面展開合作,實現錯位發展、互補共贏?!?/span>
生命健康產業已成為全球最為關注的領域和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而細胞與基因治療更是其中最熱門、最具前景的方向之一。近年來,各類創新成果持續涌現,推動產業持續快速發展。作為國內細胞、基因治療領域創新最前沿、專家最集中、產業最匯聚的國際化大會之一,本次峰會發布了多項創新成果和科研進展。
主旨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免疫學研究所所長田志剛圍繞“Immunotherapy targeting NK receptor”這一主題進行分享,并就細胞治療的合成免疫學戰略分析展開詳細介紹;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合成生物學研究所所長劉陳立教授以《合成生物學與細胞基因治療》為題分享了當前合成生物技術研發面臨的痛點和難點。
上海市病毒研究院院長 管軼教授
作為長期從事流感和其他新發呼吸道病毒生態、演化和發病機制研究的專家,上海市病毒研究院院長管軼教授在主題報告《病毒研究院介紹及研究聯盟》中回顧和分享了歷史上重大病毒傳染性疾病,如流感、HIN1、MERS-COV、SARS-COV-2的發生、爆發和對人類的影響,警醒大家要進一步關注病毒的研究、溯源和面對未知的挑戰。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免疫學研究所所長 蘇冰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免疫學研究所所長蘇冰教授就《單細胞水平解析腫瘤微環境細胞網絡及動態變化》這一主題介紹了關于腫瘤免疫檢測點抑制的研究進展,他認為,單細胞基因技術的迅猛發展為現代藥物研發提供了獨特的機會。
復旦大學復雜體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長 馬劍鵬教授
復旦大學復雜體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長馬劍鵬教授作主題報告《從算法到應用:全鏈條AI-賦能新藥研發》,他提出,算力就是權力,新藥設計首先是個計算生物學問題。
世界免疫治療理事會會長、
波特蘭大醫學中心腫瘤免疫研究室主任、
俄勒岡大學醫學院免疫學教授 Bernard A. Fox
世界免疫治療理事會會長、波特蘭大醫學中心腫瘤免疫研究室主任、俄勒岡大學醫學院免疫學教授Bernard A. Fox在主題報告“Developing Combination Immunotherapy that Includes Cancer Vaccines”中強調了免疫治療背后機制的重要性,了解CAR-T及其他細胞治療等背后的機制,有助于更好地幫助腫瘤患者治愈疾病,同時,他還詳細分析了GITR以及PD-1的單獨和聯合治療的不同效果。
同時,本次大會還邀請了行業內眾多頭部企業和專家,就干細胞醫藥創新與臨床轉化,質量標準與干細胞藥物CMC的關聯性,以核酸技術為基石的mRNA疫苗,小核酸藥物和基因編輯、基因治療產品開發的創新邊界,CAR-T治療面臨的幾個關鍵問題,細胞基因治療行業發展及核心原料供應,新型合成細胞因子的設計與功能研究,基于合成免疫技術的細胞治療等熱點話題開展了熱烈的討論與頭腦風暴。
其中血霽生物創始人朱芳芳博士在11月12日的合成免疫學會場分享題為《血小板的功能研究及應用初探》的主題報告。
關于血霽
血霽生物于2021年6月成立于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園,是由海歸專家創立的體外再生造血世系(包括血液細胞和免疫細胞)的新型細胞治療企業,具有獨特的干細胞重編程、編輯和分化技術,以血小板的體外再生作為做優先和核心發展的方向,切入成體干細胞和iPSCs細胞定向分化的細胞治療領域。公司成立首年里,已經迅速完成3輪資本融資